2025年4月28日,由廣州高新區投資集團主辦的“粵港澳大灣區(廣州)合成生物學產業創新發展論壇”在廣州知識城舉行。活動以“創新驅動·中試賦能·產業共贏”為主題,同步啟動國內領先的發酵中試服務平臺,標志著廣州在合成生物產業化進程中邁出關鍵步伐。
廣州高新區投資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周成就表示,集團立足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基礎、創新生態及國際化人才高地優勢,著力構建覆蓋技術研發、成果轉化、企業孵化與產業集聚的創新體系。通過“一基金、一基地、三平臺”建造,突破“卡脖子”技術瓶頸,加速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,為大灣區乃至全國生物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。
廣州高新區投資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 周成就
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處長肖斌介紹,為加速培育合成生物學戰略性新興產業,市工信局已構建“政策支撐+平臺賦能”全鏈條服務體系。通過專項扶持政策,精準覆蓋創新激勵、載體建設、產業生態培育等環節,已正式批復由中山大學牽頭組建“廣州市合成生物學與生物制造創新中心”,加速創新成果向產業化應用轉化。
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處長 肖斌
高新區集團旗下合成生物學發酵中試平臺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,廣微集團高級工程師黃樂天作專題報告時指出,平臺瞄準“實驗室成果-產業化應用”轉化核心環節,重點突破智能精準控制、高效分離提純等關鍵技術瓶頸。專家團隊及企業代表視察建設場地,高度認可系統設計方案。該項目作為區域生物經濟重要基礎設施,計劃于2025年7月建成投運。
廣微集團高級工程師 黃樂天
論壇聚焦合成生物技術突破、中試平臺體系構建及生物制造產業落地等核心議題,組織與會專家開展專題研討,系統謀劃“實驗室-中試-產業化”全鏈條發展路徑。在專題報告環節,華南理工大學林影教授帶來《酵母細胞工廠構建與天然功能色素生物合成》主題學術報告;中山大學劉建忠教授重點闡釋《合成生物學引領生物制造的發展》理論框架;暨南大學姚冬生教授詳解《L-抗壞血酸和2-O-α-D-吡喃葡萄糖基-L-抗壞血酸從頭合成的微生物細胞工廠》創新成果;華南理工大學潘力教授分享《黑曲霉與芽孢桿菌底盤細胞合成生物制造》最新研究進展。
政府、高校院所、科研機構及行業龍頭企業代表齊聚論壇,共商“政策引領-基礎研究-技術攻關-成果轉化”創新體系建設。開發區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夏聯喜作《黃埔生物制造產業的優勢與機遇》專題報告,系統闡述區域產業發展藍圖;廣東筑美生物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博發表《基于智能合成生物技術的價值創新平臺》主題演講,分享前沿技術轉化應用路徑。
大灣區搶抓合成生物戰略機遇,全面開啟協同發展新篇章。依托科創資源優勢,加速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與未來產業前瞻布局。本次論壇暨平臺建設啟動,標志粵港澳大灣區在合成生物學領域的技術研發、成果轉化與產業鏈協同全面提速。通過構建“政產學研金”全要素融通創新生態,為廣州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合成生物學創新策源地注入強勁動能。